冰蓄冷系统在医院场景中的应用优势有哪些?
Author:viane
Date:2025-09-19
冰蓄冷系统凭借 “移峰填谷” 的核心特性与稳定可靠的供冷能力,在医院这一对空调系统要求极高的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优势,具体可从供冷稳定性、能耗经济性、医疗适配性、运维安全性四大维度展开,贴合医院的特殊功能需求:

image.png

一、保障医疗场景的 “不间断供冷”,规避医疗风险

医院的核心区域对温度、湿度有极高的稳定性要求,且不允许出现供冷中断 —— 一旦空调停供,可能导致手术感染风险上升、精密医疗设备过热损坏、药品 / 血液制剂变质等严重后果。
冰蓄冷系统通过 “夜间制冰蓄冷、白天融冰释冷” 的运行模式,相当于为空调系统配备了 “冷量蓄电池”:


  • 即使在白天电网故障、主制冷机组突发停机等极端情况下,蓄冰槽中储存的冷量可立即投入使用,为关键区域提供数小时至十余小时的应急供冷,为设备抢修、应急供电切换争取宝贵时间,从根本上规避因供冷中断引发的医疗安全风险。
  • 对于需 24 小时连续供冷的区域,系统可通过 “基载机组 + 蓄冰槽” 联动,避免主机组频繁启停,确保供冷温度波动控制在 ±1℃内,满足医疗环境的严苛要求。


二、降低医院运营成本,适配 “错峰用电” 政策

医院属于高能耗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 30%-40%,且白天为用电高峰,用电成本较高。冰蓄冷系统的 “移峰填谷” 特性可直接降低电费支出:


  • 电价差套利: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 “峰谷分时电价”,系统利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启动制冷机组,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白天高峰时段则关闭或减载主机组,优先使用蓄冰槽释放的冷量满足空调需求。
    以某三甲医院为例,采用冰蓄冷系统后,空调用电成本可降低 25%-40%,年节省电费数十万元,长期运营效益显著。
  • 减少配电投资:医院白天若完全依赖主机组供冷,需配置更高容量的变压器、电缆等配电设备以应对峰值负荷;冰蓄冷系统可 “削峰”,减少配电系统的扩容需求,尤其适用于老旧医院的空调改造项目,避免大规模配电升级的高额投入。


三、适配医院 “动态负荷”,提升系统能效

医院的空调负荷具有显著的动态波动性:例如白天门诊、住院区人员密集,负荷骤增;夜间仅需维持病房、设备间的基础冷量,负荷大幅下降;手术安排、季节性就诊高峰也会导致负荷短期波动。
传统空调系统需按 “最大负荷” 配置机组,大部分时间机组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而冰蓄冷系统可通过 “负荷调节” 适配动态需求:


  • 高峰时段:蓄冰槽与主机组联动供冷,快速满足高负荷需求,避免机组满负荷运行的能耗浪费;
  • 低谷时段:仅启动小容量基载机组或完全依赖蓄冰释冷,维持低负荷供冷,机组始终运行在高效区间,系统整体能效提升 15%-20%。
    此外,部分医院的 “余热回收” 需求也可与冰蓄冷结合:例如将制冷机组运行产生的余热用于热水供应,而蓄冰系统的错峰运行可优化余热回收时段,进一步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


四、符合绿色医院标准,助力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 “绿色医院” 建设,要求医院在建筑节能、环保减排方面达到更高标准。冰蓄冷系统的应用可直接助力医院满足绿色评价指标:


  • 减少碳排放:通过 “错峰用电”,间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对火电机组的依赖,同时提升空调系统能效,降低整体能耗,从而减少 CO₂、SO₂等污染物排放。以某中型医院为例,冰蓄冷系统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 100-200 吨,符合 “双碳” 目标要求。
  • 提升建筑节能评分:在绿色医院评价中,“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是重要评分项,冰蓄冷系统的应用可直接为医院建筑争取相应分数,助力获得 “一星 / 二星 / 三星绿色建筑” 认证,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与品牌价值。


总结

医院场景对空调系统的 “可靠性、经济性、适配性” 要求远高于普通建筑,而冰蓄冷系统通过应急供冷保障医疗安全、错峰用电降低成本、动态调荷提升能效、绿色属性符合标准的核心优势,成为医院空调系统建设与改造的优选方案,既贴合医院的实际运营需求,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No meeting, tacit understanding
Explore
Official
Message
Phone
Phone 010-67881220
Back to top
Contact Us

Submit your information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as soon as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