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Author:超级管理员
Date:2025-07-16

冰蓄冷系统的运行涉及蓄冰、释冷、设备协同等多个环节,需兼顾安全性、能效性和稳定性,以下是运行过程中需重点注意的问题:

一、蓄冰阶段的关键问题

制冷主机的运行参数控制

蓄冰时制冷主机需在较低蒸发温度(通常 - 5~-8℃)下运行,需避免温度过低导致主机 COP(性能系数)骤降(如低于 - 10℃可能引发压缩机过载)。需实时监测主机排气温度、油压等参数,防止设备损伤。

确保冷媒流量稳定:若蓄冰盘管内冷媒流量波动,可能导致局部结冰过快,形成 “冰堵”,影响整体蓄冰效率。需通过变频泵或流量控制阀维持稳定流量。

蓄冰量与时间的匹配

根据次日冷负荷预测和电价谷段时长,精准控制蓄冰量(避免过度蓄冰导致冷量自然损耗,或蓄冰不足影响次日供冷)。

避免蓄冰过程中断电:若突然断电,未完成蓄冰的盘管可能因局部融化再冻结,导致冰层厚度不均,长期可能造成盘管变形或破裂。需配备应急电源(如柴油发电机),确保谷段蓄冰连续。

冰层厚度与均匀性

静态蓄冰(如冰盘管)需控制冰层厚度在设计范围内(通常 5~10cm):过厚会增加传热热阻,降低后续释冷速率;过薄则蓄冰量不足。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间接监测冰层厚度(如冰层厚度每增加 1cm,盘管表面温度约下降 0.5℃)。

动态蓄冰(如片冰机)需防止冰粒结块:若制冰后未及时输送至储冰槽,或储冰槽温度波动,可能导致冰粒粘连,影响融冰效率。需定期搅拌储冰槽或采用低温空气扰动。

二、释冷阶段的核心问题

融冰速率与负荷的匹配

避免释冷过快:若末端冷负荷突然增大,强制快速融冰可能导致储冰槽内局部温度骤升,剩余冰体因温度不均形成 “硬壳”,反而降低后续释冷效率。需通过温控阀调节融冰流量,使释冷速率与负荷需求动态匹配。

防止释冷不足:若释冷量低于实际需求,需及时启动制冷主机补充供冷,避免末端室温超标。需在控制系统中设置 “负荷预警值”(如当蓄冰量剩余 20% 时自动触发主机启动)。

冷冻水温度稳定性

冰蓄冷系统冷冻水温度通常为 1~4℃(低于常规空调的 7~12℃),需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结露。需在供水管路设置混水装置,将冷冻水温度稳定在设计范围(如根据末端需求混合至 5~7℃)。

三、设备与系统的安全性

管道与设备的防冻保护

蓄冰槽、盘管及低温管路需做好保温(保温层厚度通常≥50mm,导热系数≤0.025W/(m・K)),防止外壁结露或管道冻裂(尤其是冬季停机时,需排空管路积水或保持循环泵运行)。

若系统长期停机,需将储冰槽内冰体融化并排水,避免低温对设备金属部件的腐蚀。

压力与流量的稳定性

蓄冰 / 释冷切换时,管路内压力可能剧烈波动(如阀门快速切换导致水锤效应),需安装压力缓冲装置(如膨胀罐)或采用慢开阀门,控制压力波动幅度≤0.1MPa。

确保水泵、阀门等设备运行正常:若水泵故障导致流量骤降,可能引发蓄冰盘管局部过热或释冷中断,需配备备用泵并设置流量监测报警。

四、控制系统与能耗管理

控制逻辑的准确性

避免模式切换错误:蓄冰与释冷模式的切换需严格对应电价时段(如谷段结束前 30 分钟停止蓄冰),若误操作可能导致峰段制冰,大幅增加电费。需定期校验时间控制器与电价时段的同步性。

传感器校准:温度、流量、液位等传感器的误差可能导致蓄冰量计算偏差(如温度传感器误差 ±1℃,可能导致蓄冰量估算偏差 5%~10%),需每季度校准一次,确保数据精准。

能耗与能效监控

实时监测系统整体能效比(EER):若发现 EER 持续低于设计值(如下降 15% 以上),需排查原因(如主机结垢、蓄冰槽保温失效等)。

避免 “无效能耗”:如非谷段蓄冰、释冷时主机与蓄冰装置同时满负荷运行等,需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优化运行策略,优先利用低价谷电和蓄存冷量。

五、维护与应急管理

定期维护核心设备

制冷主机:每半年清洗冷凝器、蒸发器,检查制冷剂泄漏,确保 COP 维持设计值的 90% 以上。

蓄冰装置:每年检查蓄冰盘管 / 容器的密封性(若有泄漏,可能导致水进入冷媒系统或冷媒污染水体),清理储冰槽内杂质(如泥沙、微生物)。

控制系统:每月校准温度、流量传感器,测试模式切换逻辑,防止程序故障导致运行异常。

应急保障措施

主机故障时:启用蓄冰槽作为应急冷源,通过手动阀门切换至 “全释冷模式”,确保关键区域(如医院手术室、数据中心)供冷不中断。

断电时:若配备应急电源,优先保障循环泵运行,防止管路冻裂;若无电源,需记录储冰量,恢复供电后优先补充蓄冰。

总结

冰蓄冷系统运行的核心是 “平衡蓄冰 / 释冷效率、保障设备安全、匹配负荷需求”,需通过精准的参数控制、定期维护和智能调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能耗上升、设备损坏或供冷中断。对于高负荷、高可靠性要求的场景(如商业综合体、工业厂房),需制定专项运行手册,确保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No meeting, tacit understanding
Explore
Official
Message
Phone
Phone 010-67881220
Back to top
Contact Us

Submit your information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as soon as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