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系统:技术优势与设计策略详解
Author:超级管理员
Date:2025-07-10


一:冰蓄冷系统的收益


冰蓄冷系统是一种高效的能源管理技术,它巧妙地利用夜间电力负荷低谷时段制冰,储存冷量,以满足白天电力需求高峰时的冷却需求。该系统带来的多方面收益包括:

1.电网负荷均衡化:通过将电力消耗从白天的高峰时段转移到夜间的低谷时段,显著降低了电网的峰谷差,有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并提高了发电设备的整体利用效率。
2.降低发电设施投资需求:由于减少了白天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该系统有效缓解了电网扩容的压力,进而减少了新建电厂的必要性和相关投资成本。
3.显著的环保效应:通过减少高峰时段的电力消耗,该系统间接降低了因发电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污染物,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显著:
节省电费: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制冰,并在白天高价时段释放冷量,显著降低了用户的运行成本。

减少设备容量需求:由于冰蓄冷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制冷设备在高峰时段的运行,因此可以减少用户的制冷设备装机容量,进一步节省初投资。

政府激励与补贴:许多国家和地区为鼓励使用节能环保技术,会提供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冰蓄冷系统的应用往往能享受这些政策红利,进一步增加用户的经济收益。



二:冷水机组的控制策略

冰蓄冷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策略,其工作原理在于利用夜间电力负荷低谷时段制冰并储存冷量,以应对白天电力需求高峰及高温时段的冷负荷需求,从而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该系统不仅优化了能源使用,还带来了一系列显著的收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空调工况下的高效运行:
在常规空调工况下,冰蓄冷系统能够根据建筑物的实际负载大小自动调节主机的运行容量,确保冷冻水出口温度稳定在预设的舒适范围内,既保证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制冰工况下的精准控制:
进入制冰工况时,系统会强制主机满载运行,以最大效率进行制冰作业,直至冰槽填满或达到预定的非制冰时段。在理想的设计下,当主机达到-5.6摄氏度时,整个蓄冷过程恰好完成,这既保证了制冰效率,也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工况下,主机的变频功能并非必要,因为系统已设定满载运行策略。然而,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压缩机(如离心机),若其在空调工况下的转速不足以避免在制冰工况下发生喘振现象,则可能会考虑采用变频技术以确保稳定运行。

制冰效率与制冷量分析:
由于制冰工况下的蒸发温度通常较低(约-7摄氏度),根据气体状态方程,这会导致蒸发压力降低,进而影响到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和制冷量。相比常规空调工况,制冰工况下的制冷量通常会有所下降,约为常规工况下的65%左右。这一现象在定频机组中尤为明显,是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常用载冷剂的选择

在冰蓄冷系统中,载冷剂的选择确实是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以及环境友好性。针对载冷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冰点要求

冰蓄冷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在低温下储存冷量,因此载冷剂的冰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通过调整载冷剂的浓度,可以有效降低其冰点,从而满足系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运行需求。在选择载冷剂时,必须根据系统的具体设计温度来确定合适的浓度,以确保系统能够在预期的温度范围内稳定、高效地运行。

毒性和环保性

除了冰点要求外,载冷剂的毒性和环保性也是选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乙烯乙二醇和丙烯乙二醇在化学性质上相似,但它们在毒性和环保性方面存在差异:

毒性:丙烯乙二醇相对于乙烯乙二醇来说,其毒性更低。这意味着在发生泄漏等意外情况时,丙烯乙二醇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因此,在对环境和健康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医院、学校等),丙烯乙二醇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环保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载冷剂的环保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乙烯乙二醇和丙烯乙二醇在正常使用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在处理废液和泄漏物时仍需谨慎。选择毒性更低、生物降解性更好的载冷剂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潜在威胁。

其他考虑因素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因素外,在选择载冷剂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

热稳定性:载冷剂在高温下应保持稳定,不易分解产生有害物质。

腐蚀性:载冷剂对系统管道和设备的腐蚀性应尽可能小,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成本: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选择成本合理的载冷剂有助于降低系统的整体投资和运行成本。



四:常见冰蓄冷系统方案设计注意事项

冰蓄冷系统在设计时,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具体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配置方案,其中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是两种常见的架构。每种方案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串联系统

特点:

结构简单:系统组件相对较少,设计与安装较为简便,适合小型或中等规模的项目。

能耗考量:由于水流需依次通过主机和冰槽,泵的能耗相对较高,可能对系统的整体能效产生影响。

适用场景:

适用于空间有限、预算较为紧张的小型建筑或区域。

当系统复杂度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时,串联系统是一个经济且高效的选择。

并联系统

特点:

控制灵活:通过独立的循环管路,主机和冰槽可以独立运行或联合工作,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能耗优化:由于并联结构能有效减少水流阻力,泵的能耗相对较低,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能效。

适用场景:

适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工业园区或数据中心等需要高可靠性和灵活控制的大型项目。

在对能效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并联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

设计时需注意的事项

系统平衡:确保主机、冰槽以及整个系统的容量和流量设计相匹配,以实现最佳的冷量传递效率和系统运行稳定性。

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冻和防腐措施,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安全运行。同时,考虑设置紧急停机、泄漏检测等安全功能。

控制策略比较

融冰优先:

优势:在电价高峰时段,优先利用冰槽中的冷量满足负荷需求,减少主机的运行时间,从而降低电费支出。同时,由于主机在需要时才启动,其出水温度通常较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蓄冷装置的利用率。

挑战:控制逻辑相对复杂,需要精确预测负荷变化和冰槽蓄冷量,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冷机优先:

优势:在部分负荷情况下,优先启动主机可以满足即时需求,且控制策略相对简单。当主机效率较高或电价高峰时段较短时,这种策略更为经济合理。

劣势:在部分负荷时,主机的出水温度可能下降,导致效率降低。同时,蓄冷装置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储能优势。


冰蓄冷系统的控制策略选择和流量控制是实现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的电价政策、系统的具体特性以及运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控制策略和流量设计方案。同时,还需要关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No meeting, tacit understanding
Explore
Official
Message
Phone
Phone 010-67881220
Back to top
Contact Us

Submit your information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as soon as possible